新生儿血糖高于7.Ommol/L(mg/dl)称为高血糖症。
(一)病因
1.医源性高血糖常见于早产儿,多由于输注葡萄糖溶液的速度过快或不能耐受所致。
引起血糖增高的因素主要为:
①血糖调节功能不成熟,对糖耐受力低,尤其是早产儿、小于胎龄儿,这些婴儿胰岛β细胞功能不完善,对输人葡萄糖反应不灵敏和胰岛素活性较差。
②疾病影响:在应激状态下,如处于窒息、感染、休克、颅内出血或寒冷损伤的新生儿,由于儿茶酚胺分泌增加,皮质醇分泌增多导致糖原分解加快,糖原异生作用增强以及胰岛分泌减少或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下降而导致高血糖。
③其他:母分娩前短时间内静脉滴注葡萄糖和糖皮质激素以及婴儿在产房复苏时应用高渗葡萄糖、肾上腺素等。
2.暂时性高血糖又称假性糖尿病,与胰岛β细胞暂时性功能低下有关,约1/3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病程呈暂时性,血糖增高可达14mmol/L(mg/dl),消瘦、脱水和尿糖阳性。愈后不再复发,一般无需治疗。
(二)临床表现
1.高血糖不重者无临床症状。
2.血糖增高显著或持续时间长者可发生高渗血症(血渗透压mmol/L),出现脱水、烦渴、多尿。
3.严重高渗血症时,颅内血管扩张甚至发生颅内出血。
(三)诊断要点
1.具有上述高血糖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
(1)血糖增高,常出现糖尿。尿糖可为暂时性或持续数周至数月。
(2)尿酮体常为阳性或弱阳性。
(四)治疗
1.医源性高血糖应根据病情暂时停用葡萄糖摄入量,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并监测血糖。
2.重症高血糖症伴有明显脱水,及时补充电解质,以迅速纠正血浆电解质紊乱状况,降低血糖浓度,减少糖尿。
3.空腹血糖14mmol/或症状不见好转者,可用正规胰岛素1U/(kg.d),每日1-2次,密切监测血糖和尿糖。
4.高血糖持续、尿酮体阳性,作血气监测,纠正酮症酸中毒。
5.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
(五)预防保健
1.控制葡萄糖输人速度。
2.窒息复苏及低体温等应激状态下,应慎用25%高渗葡萄糖推注,稀释物以5%葡萄糖为宜。
3.肠道外营养新生儿补充热卡不能单靠提高葡萄糖浓度来解决,应加用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等以达全静脉营养。
4.对高危儿输液应监测血糖、尿糖。
吴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dfly.com/yxwh/12807.html
四川省成功完成首例单基因病胚胎植入前遗医院诞生首例阻断“甲基丙二酸血症”[详细]
应与新生儿生后1周内其他原因所致的出血相鉴别:(1)胃肠道出血:应与咽血[详细]
四川省成功完成首例单基因病胚胎植入前遗医院诞生首例阻断“甲基丙二酸血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