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生儿出血症 >> 康复案例 >> 正文

阿司匹林引起胃炎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2/6 12:19:25

阿司匹林又叫乙酰水杨酸,是一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具有消炎、镇痛和解热作用,30年前,口服阿司匹林主要是用于以上目的,有效剂量是-mg(注意18岁以下避免使用,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增加瑞氏综合征风险)。而近30年,阿司匹林被发现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用于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合理剂量在75mg-mg。

阿司匹林导致胃溃疡或胃出血主要有以下这些可能的原因。

1.通过抑制环氧合酶-1,引起前列腺素耗竭引起胃肠道粘膜和全身效应,前列腺素通过增加局部血流量和促进粘液和碳酸氢盐的合成和分泌来保护胃粘膜的完整性,从而起到保护胃粘膜的关键作用,而阿司匹林有可能通过抑制前列腺素而减少了胃粘膜保护。

2.胃内的酸性环境导致阿司匹林保持非离子化,使其在胃粘膜细胞中积聚,从而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并导致溃疡。

3.在没有正常的前列腺素合成的情况下,胃壁变得更容易受到外源性(例如,吸烟)或内源性因子(幽门螺旋杆菌,酸,胃蛋白酶,胆汁盐)的影响,因此更容易发生消化性溃疡和出血并发症。

4.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在原有胃溃疡的病人中增加出血风险。

5.服用阿司匹林在以下这些病人中增加胃溃疡或出血的风险,这些因素包括:消化性溃疡或溃疡出血史;伴随使用其他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或抗血小板、抗凝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增加消化性溃疡风险的其他因素包括吸烟,过量饮酒,吸毒和情绪紧张。这些因素有可能通过增加胃酸分泌而导致溃疡形成,最终导致粘膜屏障减弱,增加溃疡出血的风险。

因此,有过胃溃疡出血的病人,就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病了,可以换用其他的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dfly.com/kfal/15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新生儿出血症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