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生儿出血症 >> 康复案例 >> 正文

你只是生了宝宝,可是你会养吗第一讲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6-11-16 13:37:10

你只是生了宝宝,可是你会养吗?

有人说:怎么不会养呢?孕前就买了好多的资料开始做功课了,小事一桩啊!

我说:你还没生呢吧?

还有人说:怎么会轮到我自己养呢!光奶奶、姥姥、七大姑八大婆的我都不知道该听谁说啦!

我说:你刚生吧?

更有人说:我要上班的,不是还有月嫂、有育婴师呢!

我从小就听娘亲说:生娘不如养娘亲,看见都是在姥姥家长大的外甥、外甥女对待姥姥比妈妈还亲,我是信了这句话!所以自从生了宝宝,苦和累从来都没有想推开宝宝的时候,也没有抱怨过孩子的爸爸,甚至偷偷暗自乐:小样,以后宝宝长大了孝顺我的时候,让你后悔去吧!(目前孩子16岁,跟我感情那叫一个好,爸爸常常会羡慕滴)宝妈们,你们信不信?

我再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昨天刚见到宝宝,就看见两岁多一点的宝宝对奶奶说:“我不喜欢妈妈,怎么办?”我和奶奶对视了一下,只见奶奶无奈的摇了一下头。宝宝出生的时候,妈妈还是南开的在读博士生,妈妈在月子里的时候好像有点产后抑郁症,所以都是保姆、奶奶、姥姥、还有太奶奶照顾的,之后也都是保姆和长辈带的多。因为妈妈的高学历,家人也不大敢反对妈妈的育儿理念。月子里就给宝宝定时定点的喂宝宝,哪怕宝宝饿的哭的心撕力竭,也绝不安慰一下,还美名其曰:不能惯他粘人。奶奶经常可怜小孙子,但是怕加重儿媳妇的病情,就沉默不语。之后妈妈返校带着宝宝、保姆和姥姥去了天津,只有假期的时候才回来。每次假期里我看见宝宝都是特别依恋奶奶,把奶奶当成妈妈的感觉。奶奶是高校心理中心主任,二级心理咨询师面试主考官,她无奈的告诉我,绝大多数年轻的妈妈和爸爸,其实也是一个孩子,婚姻课堂和幸福妈妈课堂的教育缺失,造成了隔代亲,因为年轻的父母人到中年才会明白当父母的使命。

宝妈们,你们听完这个事儿,有什么样的感触呢?

我还是想说:每个妈妈都是好妈妈,生的不容易,养起来会更难!

有妈妈说了,宝宝是我的心头肉,可是我怎样才能把孩子养好呢?

玲珑妈妈这时候说话了,我来了!有我在!别害怕!

终于,终于,我们的小天使终于来到了人间,“千呼万唤始出来”。我们的爸爸妈妈多么想看看这个小生命的诞生啊。这个人间的新成员也是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妈妈肚子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不过,先别急,各位宝宝大不相同,第一声啼哭是妈妈的福利,可是你真的见到宝宝的时候可能会有各种奇葩的疑问?

宝宝来报到啦!

胎脂是什么鬼?

胎脂是新生儿皮肤上有一层白色油腻的东西。有的部位多一些,有的部位少一些,这是娘肚子里带出来的脂肪。

胎脂的第一个作用就是:保护胎儿皮肤不受羊水浸润的影响,如果没有这一层胎脂,胎儿的皮肤早已溃烂不堪了。

第二个作用是:出生后环境的温度较低,身体的热量要向四周散发,使体温降低。这一层胎脂有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发,维持体温的恒定的作用。这一层厚厚的胎脂一般在生后1—2天内会自己吸收,所以不必擦掉。

粟粒疹像脂肪粒

小宝宝面颊和鼻子上长的这些不红不痒的小白点叫新生儿粟粒疹,约50%的健康新生儿会出现。它是由于皮肤毛孔被分泌物堵塞而引起,通常几周到几个月后会自行消失,不需要特殊处理。

民间有说法认为是“消化不良、热气上火”,用药水涂等等,完全没有必要。所以不要老说人家丑,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宝宝就会变成萌萌哒小天使啦!

鹳咬伤不是伤

很多宝宝后颈、眉间、眼皮会有粉红色斑或红血丝,这种红斑很有可能是鹳吻纹。是因为宝宝皮肤表层过多的毛细血管堆积造成的,在他们哭闹、发热、洗澡后,血管就会充盈,斑块就会变得更红、更明显。

这种斑块不会给宝宝造成任何不良影响,不需任何治疗,一般都会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变淡、消失,大部分鹳吻纹在孩子2-3岁内会自行消退,个别长在颈背的鹳吻痕可持续更长时间甚至终生。

那么为啥叫鹳咬伤呢?由于在西方有鹳鸟送子的传说,认为宝宝由鹳鸟叼来送到爸爸妈妈怀里,所以有人称这些红印为鹳咬伤。

蒙古斑是青屁股

蒙古斑大多分布在宝宝的背、腰、臀部,这些青色胎记有些面积较大,有些数量较多,主要是由于一种含有色素的细胞在宝宝的皮肤深层异常增生所引起的,这些色素透过皮肤而呈现灰青色。蒙古斑在黄色人种中很常见,通常在学龄前会逐渐消失,不需要特别治疗。

马牙和螳螂嘴

有些新生儿的牙床上,会看到一些淡黄色米粒大小的颗粒,俗称“马牙”,医学上称为“上皮珠”,这不是牙齿,而是口腔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积留形成的。马牙几个星期后会自行消失,家长千万不能用布擦拭或用针挑破,以免引起口腔感染,甚至导致败血症。

而螳螂嘴是新生儿口腔两侧颊部黏膜下,各有一块厚厚的脂肪垫,向口腔内鼓起,俗称“螳螂嘴”,医学上称为“颊脂体”,这个脂肪垫有利于宝贝的吮吸。随着宝贝月龄增加,吸吮能力的增强,脂肪垫会自然消失,跟马牙一样,不需要任何的处理。

强迫症注意:千万不可挑破,以免发生感染!!!少数出生婴儿还会出现早熟齿,通常不需拔除。

哦!吸吮小泡

吸吮小泡指的是婴儿上下嘴唇中间部位出现的小泡,是因为吸吮动作所致,和喂养方式以及“上火”无关,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们无须为此担心。

妈呀!阴道出血和乳房肿大

男女宝宝生后4~7天均可有乳腺增大,如蚕豆或核桃大小,2~3周消退,切忌挤压,以免感染;部分女婴生后5~7天阴道流出少许血性分泌物,或大量非脓性分泌物,可持续一周。

上述现象均由于来自母体的雌激素中断所致。这些也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用担心。有些地方有挤压新生儿乳房的做法,这是错误的。

四肢屈区有毛病?

宝宝从一出生到满月,总是四肢屈曲,有的家长害怕,宝宝日后会是罗圈腿,干脆将宝宝的四肢捆绑起来。

据说现在还有这种习俗在!

其实,正常新生儿的姿势都是呈英文字母“W”和“M”状,即双上肢屈曲呈“W”状,双下肢屈曲呈“M”状,这是健康新生儿肌张力正常的表现。随着月龄的增长,四肢逐渐伸展。

而罗圈腿即“O”型腿,是由于佝偻病所致的骨骼变形引起的,与新生儿四肢屈曲毫无关系。老一辈人为了缓解宝宝四肢屈曲的状况,会把宝宝用“蜡烛包”包起来。

这样做是不对哒!

其实,如果强行将宝宝的腿扳直包裹,反而容易使宝宝髋关节脱位,不利于宝宝的身体发育。

大便肿么是黑的?

新生儿头两天大便呈黑绿色粘冻状,无气味。喂奶后逐渐转为金黄色或浅黄色。在小天使出生后12小时内,宝宝开始排泄胎粪,约于二三天内排完。正常新生儿大便因喂奶成分不同而不同: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次数多,每日6-7次,呈金黄色,较稀,但无奶瓣;喂牛奶的婴儿,大便次数较母乳喂养少,每日4~6次,大便呈浅黄色,较干,这些都属正常现象。

排尿麻烦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

不过,有的健康宝宝是在48小时后才排尿的。新生儿的尿液一般是透明、淡黄色的,尿量随吃奶量的多少而增减,尿液的颜色也随之有深浅变化。起初,一天排尿2-3次,随着吃奶量的增加,从第2周开始,每天可排尿20次左右。

有的宝宝出生后3-5天内排尿时,大声啼哭,当打开白色的尿布时,看到婴儿尿出砖红色的尿,不必担心,这是由于初生婴儿的肾脏功能不完善,从皮肤和肺部呼吸蒸发掉不少水分,再加上吃奶不多,身体缺水,尿量少而浓,尿少了,尿液里的尿酸盐不能完全溶解,在肾脏内形成尿酸盐梗塞,造成排尿时疼痛,引起婴儿哭闹。随着奶量的增加,尿增多,尿酸盐完全溶解于尿中排出,宝宝就能安然入睡了。

皮肤黄啊?

新生儿在出生后3~5日,宝宝的脸却黄了,而且越来越黄的趋势。这是怎么回事呢?没关系,多半是由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造成的。1、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微带黄色,尿稍黄,无不适表现,第4-6天黄疸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第10-14天黄疸消退,早产儿可能延至第3-4周消退。

宝宝瘦了,呜呜

新生儿在出生后2~4日,由于摄入量不足,胎粪和小便的排出、羊水的呕吐、出汗,以及通过呼吸和皮肤使水分蒸发等原冈,出现体重减轻(低于出生体重)的现象,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即“生理性体重下降”。家长对此不必太过担心。这只是暂时性的体重下降,到第3~4天体重可减轻6%~9%,生后第5天开始回升,生后7~10天义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玲妈唠叨几句

  正常的,然而年轻的粑粑麻麻们却往往对此异常焦虑和恐慌,抱着孩子到处求医,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今天呢,玲珑妈妈盘点的这些小常识,主要就是讲给那些初为父母的你们,使你们处!乱!不!惊!~做到心!中!有!数!









































新疆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长春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dfly.com/kfal/15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新生儿出血症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