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生儿出血症 >> 发病原因 >> 正文

新生儿出血症综合介绍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4-3-5 18:36:40

新生儿出血症是由于维生素k及其依赖因子显著缺乏所致,又称低凝血酶原血症。新生儿生后2~4天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处于低水平,为生理性缺乏,这些因子统称为维生素k依赖因子。因为它们合成必需有维生素k参加,维生素k可由食物中摄取及肠道细菌合成,其吸收需要胆汁的存在。本症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情较轻,但重者也可引起死亡。

诊断要点

1、本病多在生后2~4天发病,出血很少发生在生后20小时以内或5天以后,可发生于正常新生儿。如母亲服用药物则多在生后第一天发病,早产儿可晚至生后2周以内。

2、出血可急可缓,自然出血或因微伤而引起,常表现在特殊部位(脐部)出血,与脐带结扎无关,一般为渗血,重者出血不止;其次为皮肤出血,多见于分娩时受压处,为瘀点、瘀斑、甚至血肿,也可是取血及注射部位,轻度外伤,包皮环截术后的伤口渗血或出血不止;胃肠道出血亦比较常见,可有呕血或吐深棕色咖啡样物,而便血尤为常见,轻者只有2~3次黑便,形如胎便,或在尿布上胎粪周围有血水浸渍,重者大便次数增多,呈黑便或鲜血便,甚至从肛门不断流出鲜血;颅内出血少见。

3、其他部位如眼、耳、鼻、口、阴道、尿道等粘膜出血及肺、腹部、心包腔、胸腔等体腔和内脏出血均有报道,但属罕见。

4、由于失血患儿逐渐出现苍白、萎靡、衰弱无力等贫血症状,失血过多而迅速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5、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明、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平行下降;网织红细胞升高;白细胞绝对值增加;血小板正常。

(2)出血时间正常;凝血时间正常或轻度延长。

(3)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达对照的2倍以上,这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治疗

1、维生素k疗法:首选维生素k1,肌肉注射,每天1次或静脉缓慢注射,连续3~5天,在注射24小时内能提高血浆凝血酶原至正常水平,24小时达高峰,出血即迅速停止,口服剂量应加倍。k3对新生儿有溶血作用,可致高胆红素及核黄疸,不宜使用。

2、输血疗法:输血或血浆是供给维生素k1依赖因子的较好来源,因为这些因子都属于稳定因子,故可输库存血或血浆。如出血过多,以致引起贫血,肝功能差或早产儿,肝脏不能全盛凝血因子,应输新鲜血液,能及时止血和防治出血性休克,或先给鲜血补充凝血因子,待出血停止扣再纠正贫血。

3、其他:消化道出血时应禁食,待呕吐控制后尽早喂奶。

预防与保健

新生儿出生时肌注维生素k1,早产儿或先天消化道畸形儿,生后常规每天肌注维生素k1,连续3天,可预防本病。孕妇产前给维生素k,新生儿出生后早期喂奶也有预防作用。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dfly.com/fbyy/9.html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新生儿出血症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