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生儿出血症 >> 疾病治疗 >> 正文

广西15岁女孩脑出血昏迷两个多月,关键时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8-24 18:21:26
每一位医生都有几个深藏心底的故事。有可能是一位积极乐观的病人,一台记忆犹新的手术,一句振奋人心的话语....这些从医生涯中的故事,同时也是医生前进的动力,鞭策自己不断提升技术,让医院里少一些无奈和遗憾,多一些治愈和安慰。在医师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近一些医生,听他们讲那些心底的故事。江文宇:破解“沉睡魔咒”,为昏迷患者带来希望

“医生,我女儿还能醒吗?多久能醒?”今年3月,一名15岁的女孩医院。当时,她因脑出血已昏迷两个多月,医院都无法得到有效治疗,家属非常着急。

该院神经康复科主任江文宇立即带领团队对这名女孩的脑部功能、对外界反应、肢体功能、全身各器官功能等进行综合评估并着手治疗。同时发现女孩的听觉和视觉有一定的反应,就鼓励家属多跟女孩说话,适当带女孩到户外感受外面的环境。渐渐地,女孩对外界有了更多的反应,令人欣喜。

▲江文宇带领康复医护团队讨论、制定周密的康复治疗方案。

虽然女孩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出现了反复,但江文宇和她的团队没有放弃。在昏迷促醒中心治疗1个月零11天后,女孩突然捏了其母的手!又过了一个多星期后,女孩慢慢苏醒了。医生们近期随访得知,女孩现在已经可以吞咽食物,还可以发声了。

江文宇说,她是医生,也是母亲,所以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很多情绪都能理解。“很多患者到这里都是‘背水一战’,他们的家属都有焦虑情绪,但我们已经积累了多年的综合医疗康复护理的经验,还有一颗跟疾病‘死磕’的心,会尽最大的努力,用专业的救治服务,提高昏迷患者苏醒的概率,让患者家庭看到新生活的希望。患者能从沉睡中醒来获得新生,对我们来说,就是最有成就感的事。”

▲江文宇和同事为患者做检查。

韦薇:良好的医患关系,就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谈及印象深刻的患者,广西医院乳腺外科二病区主任韦薇回忆道,年,一名家住南宁的50多岁的女士前来就诊,其左乳已溃烂,并且肺、骨转移,确诊为乳腺癌晚期。“我问她为什么不早点来治,她说害怕面对。后来我们给她制定了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方案,效果很不错。”

韦薇说,这名患者有一个很优秀的女儿,在外地一所科研机构工作。但是她却把自己的病整整瞒了6年,今年才跟女儿坦白。“这几年我无数次去提醒她,要跟女儿沟通自己的病。可是她说不用告诉女儿,不想增加女儿的负担,给孩子添麻烦。”

韦薇说,这名患者特别在意自己会不会给别人添麻烦,对女儿如此,对医护人员亦如此。“在治疗过程中,因她的疾病耐药,阻碍了进展,她的想法不是埋怨,而是觉得对不起医生。她觉得我们都这么尽心尽力地为她治疗了,她的身体却还是出现状况,是她不争气,给我们添麻烦了。”

韦薇对记者说,自己行医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患者。“我想医患关系就应该是这样吧,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无论是谁,我们作为医护人员,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帮每个病人减轻痛苦、战胜疾病。”

▲受访者供图。

如今,这名患者仍然乐观地生活着,她一直积极配合治疗,也对医护人员充满信任和感激。韦薇说,自己常会跟科室医生说,在给患者诊疗的过程中,要把对方当成家人一样看待,感同身受去关怀患者,这样就会考虑得更仔细、更周到。

彭涛:医生给病人希望,病人给医生信心

作为从医30余年、医院肝胆外科的“一把刀”,广西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彭涛做过许许多多台手术,为数不清的患者切除大大小小的肿瘤,许多人重获新生。

▲彭涛为患者做手术(右一)。

9年前,一名农民的肝脏长了个大肿瘤,深埋在血管丛中,眼看回天无力。患者孕妻找到彭涛说,只希望帮丈夫多活一年,好让准备出生的孩子可以叫一声爸爸。彭涛认真评估病情后说:“手术风险很大,但如果你信任我,我愿意努力一把。”

肝肿瘤手术很顺利,术后两三天患者的孩子出生,如今已经9岁了。每到7月5日孩子生日这天,彭涛都能接到孩子爸妈发来的感谢信息。

▲彭涛展示手术成功患者家属发来的照片。

看到病人康复,彭涛感到自己作为医生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已经52岁的他从早到晚都在临床一线忙碌,很辛苦,支撑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些起死回生的瞬间。

张文捷:大手术变小手术,技术创新为患者“撑腰”

今年4月,一名男子带着70岁的母亲医院骨关节与脊柱科主任张文捷的诊室。这位母亲弯着腰,走路都很费力。诊查后发现,病人腰椎出现严重的退变性侧弯,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如果不手术治疗,最终结果可能是卧床不起。

传统的治疗手法,是从患者背部开刀,切一个十多厘米长的创口进行矫正。但这种做法创伤大,住院期长,许多老人难以承受,对手术怀有恐惧心理。

张文捷为老人制定了一种微创手术方案,从脊椎的侧面开一个5厘米长的刀口进行矫正,将大手术变“小手术”。术后几天,老人家就办了出院手续,至今恢复良好。

▲张文捷介绍微创手术的原理及优势。

这种手法属脊椎外科中的新技术,术中还要避开很多血管,许多医生可能会发怵,往往安于传统手术方法。“现代医学的技术和设备更新很快,医生要保持不断学习和创新。”张文捷表示,走上了医生这一岗位,就要努力钻研业务,用高超的医疗技术为病人服务。

曾贵祥:闯过难关,创造生命的奇迹

查房、布置当天的工作、讨论重点病例的治疗、和患儿家长沟通病情……作为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诊疗中心的主任,曾贵祥管理着NICU病区、新生儿病区、新生儿外科病区,每天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

▲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诊疗中心主任曾贵祥。

大约4个月之前,NICU病区住进了一个体重只有克的宝宝,这个宝宝是个27周的早产儿。第一个月的时候宝宝状态还不错,体重增长比较顺利,但是一个多月之后宝宝就出现肠道感染,并且逐步发展到不得不进行外科手术切除肠子的地步。家长当时就陷入了痛苦中:孩子能活着从手术台下来吗?未来会不会有后遗症?

▲曾贵祥和他的团队一起查房,为病区里的早产儿讨论治疗方案。

曾贵祥和家长沟通的时候,着重介绍了类似的病例和术后情况,尽量打消家长的顾虑。最后家长同意给孩子进行手术,孩子坏死的小肠被顺利切除。

第一次手术虽然结束了,但是3个月后孩子还要进行第二次手术,才能恢复正常的排便功能。在此期间,家长不但要承担昂贵的医疗费,还要承受相思之苦,每天都在担心孩子的病情,孩子的妈妈一度焦虑得连母乳都没有了。

于是,曾贵祥就安排家长每半个月进入病房和孩子独处,让他们亲眼看到孩子的好转,缓解他们的焦虑,妈妈的母乳也奇迹般恢复了。能喝到妈妈的母乳,又有医生护士的悉心照料,现在孩子体重增长到了3.4公斤,也顺利完成了第二次手术。

虽然做完了第二次手术,但孩子还有很多难关要闯,但是曾贵祥对这个小生命有信心。“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也是如此的坚韧。家长的信任,加上我们的努力,很多时候可以创造生命的奇迹。”曾贵祥说。

林忠:助患者当妈,治病也治心

身为广医院妇产科医生,又是女性,林忠很理解当代女性在生育方面的压力——不少夫妻就是因为长期怀不上孩子而离婚了。有一次,医院门口的粉店吃粉的时候,被一位护士叫住了:“林医生,你来看看这个病人吧,因为一直怀不上,她老公要跟她离婚了。”正在吃粉的林忠抬起头,看到病人的眼泪已经流了下来。

林忠的心里很不是滋味。经了解,病人此前做过多次清宫手术,术后再也没来过月经,更没办法怀孕。检查后,林忠发现病人的宫腔粘连非常严重,子宫内膜只剩下蚕豆大小,这正是她不孕的主因。最终,林忠为病人做了细致的宫腔镜手术,又经过一年多的术后调理,病人成功当上了妈妈。

▲林忠(左二)正在查房。广医院供图

虽然医疗技术能帮助不少患者当上妈妈,但目前还无法解决所有的疑难杂症。这时候,耐心开导患者接受现实,安抚病人苦闷、焦虑的情绪,也成了林忠工作的一部分。

林忠说,从业多年,她也从病人身上收获了很多正能量:“有的病人在出院之后,还会特地回来感谢我,这时候我就特别有成就感,特别满足。”虽然这个职业很累,但她“累并快乐着”,从未后悔。

为挽救生命,他们潜心专注;为照看病人,他们时刻不怠。这一切注定了这份工作的忙碌、辛劳与毕生不怠。

为了延长生命的长度,呵护生命的质量,无数医师奋斗在与疾病抗争的第一线。在“中国医师节”到来之日,让我们一同对身边的医师们说一句:“您辛苦了!”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李艺刘冬莲邹财麟兰敏苏华

值班编辑丨黄韵伊

值班校对丨麦雪莉

值班主编丨谭双梅

值班编委丨王冲

更多精彩资讯,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dfly.com/jbzl/140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新生儿出血症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