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生儿出血症 >> 发病原因 >> 正文

七夕节宝物茵陈蒿见识一下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9-26 20:40:34

茵陈ArtemisiaeScopariaeHerba亦称茵陈蒿、滨蒿、白蒿、绒蒿等,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scopariaWaldst.etKit.或茵陈蒿A.capillaris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蒙古等国家。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习称“花茵陈”。

茵陈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之功效,主治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1]。茵陈因其疗效广泛而确切被收录于《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历代本草和《中国药典》年版。茵陈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香豆素类、黄酮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等。近年研究发现,茵陈除具有利胆、保肝等传统药理作用外,还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病毒、抗肿瘤、降血压、调血脂、抗骨质疏松、神经保护、免疫调节、代谢调节、预防阿尔茨海默病(AD)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综述近年茵陈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为茵陈及其制剂的研究开发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近年研究发现,茵陈除具有利胆、保肝等传统药理作用外,还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病毒、抗肿瘤、降血压、调血脂、抗骨质疏松、神经保护、免疫调节、代谢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

1、保肝利胆作用

研究表明,茵陈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包括保护肝细胞膜完整性及良好的通透性、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改善肝脏微循环、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等,对甲型肝炎、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

茵陈及其成分主要通过增强胆囊收缩、增强肝细胞功能、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红素和胆汁酸外排发挥利胆作用。

2、抗菌作用

茵陈对各种病原微生物有一定抑制作用,特别是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病原性皮肤真菌等有显著抑制作用。

3、解热、镇痛作用

茵陈的解热、镇痛作用与阿片类受体和腺苷受体有关。

4、抗炎作用

茵陈可抑制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所含成分通过多个炎症通路或直接抑制痛觉感知通路(如钠/钙离子内流)发挥抗炎作用。

5、抗病毒作用

茵陈及其组分对单纯疱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肝炎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等多种病毒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6、抗肿瘤作用

茵陈的主要抗肿瘤成分是茵陈色原酮,作用机制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7、降血压调脂作用

茵陈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从而起到降压作用。茵陈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从而起到降血脂功效,还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8、调节代谢作用

茵陈中的绿原酸不仅能抑制6-磷酸葡萄糖转移酶1,减少钠离子浓度梯度驱动的肠道葡萄糖转运,而且能抑制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进而抑制肝脏的糖异生,调节体内糖代谢。

9、抗骨质疏松作用

茵陈蒿及其所含的黄酮类、香豆素类、多酚类等成分通过调节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过程中的多种因子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

10、神经保护作用

茵陈蒿醇提取物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治疗短暂性前脑缺血。

11、其他作用

茵陈色原酮具有一定抗心肌纤维化作用,滨蒿及其黄酮组分具有抑制蛋白变性的作用,这对防治风湿性疾病、白内障、AD等具有重要意义。

茵陈的临床应用

1、茵陈30-45克水煎,日1剂分三次服。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主治急性黄疸性肝炎。福建中医药,,(7):42

2、茵陈蒿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1个月为1疗程。利湿降脂,主治高脂血症。中医杂志,.(1):39

3、茵陈30-60克,水适量文火煎至毫升,1次顿服。小儿视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可分次服用或酌情减少用量,每天1剂。利胆驱蛔。主治胆道蛔虫症。湖南中医杂志,.(3):21

4、茵陈20克,加水毫升,文火煮沸10分钟,过滤取药液,代茶饮,3天1疗程。清热利湿。主治口腔炎、口腔溃疡。黑龙江中医药.(6):30

5、茵陈30克煎服,每日1剂。清热退黄、疏肝利胆。主治母儿血型不合。四川中医,2.21(2):20-21

6、治一切胆囊感染:茵陈30克,蒲公英12克,忍冬藤12克,川军10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7、茵陈五苓散:绵茵陈30g,云苓15g,猪苓12g,白术12g,泽泻9g,桂枝6g,水煎服,日一剂。清热利水退黄,主治湿热黄疸,湿重于热,身目俱黄,小便不利,头重身困,胸脘痞满,口淡不渴,或便溏腹胀,舌苔厚腻或淡黄,脉濡、稍数或缓。(《金匮要略》)

8、茵陈蒿汤:绵茵陈30g,大黄9g,栀子12g,水煎服。治疗身黄,小便不利。(《金匮要略》)

9、茵陈蒿散:茵陈蒿50克,荷叶25克,捣罗为散,每服5克,冷蜜水调下,食后服。治风瘙瘾胗,皮肤肿痒。(《圣济总录》)

10、茵陈四逆汤:绵茵陈18g,熟附子9g,干姜9g,炙甘草3g,水煎服。治发黄,脉沉细迟,肢体逆冷,腰以上自汗。(《张氏医通》)

11、茵陈治遍身风痒生疥疮:茵陈适量,煮浓汁洗之。《千金方》

12、茵陈治感冒,黄疸,漆疮:茵陈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13、茵陈治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语言,四肢无力,好眠卧,口吐粘液:茵陈蒿、白鲜皮各50克。上二味粗捣筛,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日三。(《圣济总录》茵陈汤)

14、茵陈治阳明病,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瘀热在里,身发黄者。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伤寒论》张仲景茵陈蒿汤)

15、眼热红肿:用茵陈蒿、车前子等分,煎汤,以细茶调服数次。

16、治热病发斑:茵陈克,川大黄(锉碎微炒)、玄参各50克,栀子仁0.5克,生甘草25克,捣筛为散,每服20克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服。(《圣惠方》茵陈散)

茵陈的副作用

茵陈因其疗效广泛、确切,副作用小而被收录于《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历代本草和《中国药典》版。

但是毕竟是药三分毒,茵陈也不例外。由于茵陈苦寒,所以脾胃虚弱的人当慎用。另外,盲目大量饮用,可造成胃部的不适,甚至会抑制中枢神经,出现嗜睡、流涎、头晕、恶心、腹泻、急性肝胆损伤、心律不齐等情况。所以,茵陈需要适当饮用,切记盲目过量。

主要成分

主要含内酯类茵陈素、挥发油类茵陈炔酮、黄酮类茵陈黄酮等成分。

药理作用

(一)利胆利胰

本品水煎剂、挥发油、去挥发油水浸剂等均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的作用。其所含之香豆素内酯类、色原酮类、炔类都能增进大鼠胆汁分泌,并与山栀所含之京尼平合用,对胆汁排泄有协同作用。

水煎剂有松弛奥迪括约肌的作用。

茵陈蒿汤加味灌服胆石地鼠模型,结石形成率明显减少。

其汤水煎剂可使酸性磷酸酶释放量明显减少,提示茵陈蒿汤保护了溶酶体膜,对急性胰腺炎有治疗作用。

(二)保肝

其水煎剂对CCl4肝损害动物模型可减轻其损害程度,并能降低家兔升高的血清胆红素。茵陈蒿汤可使肝细胞的肿胀、气球样变性、脂肪变性和坏死程度有所减轻。肝糖原和核糖核酸含量恢复正常。茵陈蒿汤能显著降低ALT、AST,但对胆红素的作用较弱。

茵栀黄口服液能显著抑制小鼠CCl4等中毒性肝损害,使AlT、AST、TBIL、DBIL显著下降;显著减轻小鼠肝脏的病理改变。

(三)增强免疫、解热、镇静、镇痛、消炎

茵栀黄口服液能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

茵陈素对正常和发热小鼠、大鼠有降温和较好的退热作用。

茵陈素对小鼠的自发活动有显著的抑制功效,对小鼠有镇静镇痛作用。

对大鼠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肿胀有抑制作用,因而有抗炎功效。

(四)利尿、降压、降脂、扩冠、抗凝

水煎剂、挥发油、茵陈素等均有利尿作用。

并对兔、犬、猫等均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其水煎剂、茵陈香豆素能使家兔血清胆固醇、β-脂蛋白明显下降,主动脉胆固醇含量、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明显降低,内脏脂肪沉着减少。

本品提取物和香豆素能抑制家兔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而有抗凝血作用。

其水提物有强的抑制醛糖还原酶的活性,提示对糖尿病并发症有防治作用。

(五)对抗癌药的解毒

茵陈素对氮芥、环磷酰胺(CTX)的毒性有解毒作用,能提高大鼠化疗后的体重、白细胞数量、胸腺重量、造血功能、肝脾和骨髓中DNA、RNA;茵陈素与CTX或氮芥同用,不降低化疗的效果。茵陈素对5-NNN啶、甲氨蝶呤等其他化疗药未见解毒作用。

其水煎剂对艾氏腹水癌有抑杀作用。

(六)其他

1、对平滑肌:其水煎剂对离体兔肠有兴奋作用。对兔离体和在体子宫有兴奋作用。其挥发油对离体兔肠有抑制效果。

2、抗畸变:对黄曲霉B1诱发的小鼠染色体畸变遗传损伤有拮抗作用。

3、茵陈素有平喘功效

4、抗菌:其水煎剂对多种致病菌有抗菌和抗皮肤真菌作用。

5、抗放射:茵陈素对60COγ线一次照射大鼠、兔、犬均有防护效果。

临床应用

1、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黄疸,包括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贝女血症黄疸、免疫性肝病黄疸等。

2、治疗急慢性肝炎,以保肝降酶。

3、治疗胆囊炎、胆石症及尿路结石。

4、治疗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和脂肪肝。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9~15g。

临床常用剂量:9~15g。

大剂量:15~30g。

使用方法:水煎服,注射液。

临床体会

(一)关于治疗黄疸

本品治疗黄疸自《伤寒论》至今已有0年左右,对各种疾病引起的黄疸都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肝炎黄疸和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最好。对其他肝病,如肝硬化、肝癌也有效果。由于这些疾病本身已经非常严重,需综合治疗。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胆红素、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TBIlDBIL)轻度升高,皮肤和巩膜没有黄染,转氨酶已经正常,HBsA9阳性,HBeA9阳性或阴性,病人还需继续治疗,胆红素的升高,茵陈和茵陈蒿汤能用,但功效比较缓慢,或者无效。药理试验也证明其对血清胆红素的作用较弱。

(二)关于治疗肝炎和降酶

本品治疗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对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重度升高,其降酶和退黄的效果均非常明显;药理试验也证实其具有显著的退黄和降酶作用。年代上海甲肝流行时,茵陈蒿汤和茵栀黄(即茵陈蒿汤)注射液在治疗大量病人以及抢救许多重症肝炎病人中,发挥了重要的功效。

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转氨酶升高,但体检无黄疸,本品也有很好的降酶效果。对AlT、AST都有效,但有部分病人降不到正常水平。

多肌炎和免疫性肝病引起的肌酸激酶和转氨酶升高,为了降酶和退黄,茵陈和茵陈蒿汤可在调节免疫功能的复方中使用。

药理报道茵陈和茵陈蒿汤降酶的机制是减轻了肝细胞的损害,保护了肝细胞膜,减少了因肝细胞膜受损而引起的ALT、AST外漏的结果,而不是针对病毒的复制,因此临床上茵陈对HBsA9、HBeA9抗原的转阴作用不明显。对乙肝病毒HBV-DNA滴度下降基本无效。因此茵陈在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品有增强免疫作用,但不是其主要作用。

(三)关于治疗结石

肝胆结石在利胆的同时,将结石排泄至肠道。其条件需胆汁变稀,胆囊收缩,增大内压,胆管和奥迪括约肌舒张,才能将结石随着胆汁的排泄而挤压出总胆管。茵陈有利胆和松弛奥迪括约肌作用,因此有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可以与金钱草、郁金、柴胡等同用。

输尿管结石在利尿和松弛输尿管的同时,将结石冲入膀胱。茵陈有这方面的作用,可以与金钱草等同用。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革纲目》:无毒。

(二)毒理试验

1.毒性反应:大鼠每日灌服50%水煎液5ml,连续2周,其食欲、体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以上说明毒性很小。

(三)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一般也没有明显副作用。大剂量服用后少数病人会有头晕、恶心、腹胀、腹泻等一过性反应。在大剂量使用前,需注意病人原有的消化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茵栀黄注射液静滴有少数病人出现过敏反应和心律失常反应。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茵陈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茵陈是自然界中很不起眼的一种野草,但他全草可以用药,是辅助人类肝炎的常用药,茵陈的生长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同时也包括国外,例如日本、朝鲜、内蒙古等国家,但是茵陈主要生长在低海拔的地区,大概海拔~米的地区,主要生于路旁、山坡、林下及草地、海岸附近的湿润沙地、路旁及低山坡地区。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茵陈的功效与作用,茵陈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吧!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

  1、保护肝脏

  保护肝脏是茵陈的重要功效之一,它能预防肝炎,而且能提高肝脏解毒功能,并促进胆汁分泌,能加快胆汁酸和胆红素的代谢,平时适量服用能保护肝脏,防止肝脏病变,能让肝硬化与脂肪肝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2、利胆

  茵陈入药以后不但能保肝还能利胆,它能促进胆汁分泌,也能防止胆汁酸在身体内堆积,加快它们的代谢,对人类高发的胆囊炎和胆结石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3、预防高血压

  茵陈不但能保肝利胆,还能预防人类的高血压,把它煎汁以后服用可以提高心脏功能,促进肾上腺激素分泌,而且能扩张血管增加动脉中血液流量,可以让人们的血压处于正常稳定的状态。

  4、祛风止痒

  祛风止痒也是茵陈的重要作用之一,它能祛除人体内的湿毒也能消灭多种真菌,平时人们出现皮肤和丘疹时可以直接用茵陈煮水来辅助,用它直接清洗患者,能止痛止痒,让丘疹快速消退。

  5、提供免疫力

  茵陈对于人体可以有效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因为茵陈中的咖啡酸具有升高白细胞数目、利胆止血、抗生育等作用,能有效促进促进白细胞分裂,增加白细胞数目,提高T细胞的免疫活性,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和诱生干扰素等作用,因而从多方面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茵陈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茵陈红枣汤

  材料:

  茵陈45克,红枣5枚,冰糖少许,薏米克。

  做法:

  (1)将茵陈洗净,入沙锅内加水毫升,煮沸后改为文火煎至毫升,去渣取汁备用。

  (2)再加入红枣、薏米加水至毫升。

  (3)煮沸后改为文火,慢慢熬煮至汤稠后,加冰糖拌匀即可食用。

  茵陈蒿酱鱼片。

  材料:

  鲷鱼片1片,中筋面粉15公克,鲜奶油50㏄,橄榄油20㏄,茵陈蒿10公克,白酒10㏄,鸡高汤20㏄,盐适量,白胡椒粉适量。

  做法:

  (1)鲷鱼片洗净、沥干,抹上盐、白胡椒粉,再沾裹上中筋面粉备用。

  (2)热一平底锅,加入橄榄油、作法1的鲷鱼片,煎熟备用。

  (3)另热一锅,加入茵陈蒿、白酒、鸡高汤煮至汤汁浓缩、酒精挥发,再加入鲜奶油、盐调味。

  (4)将作法3的酱汁淋在作法2的鲷鱼片上即可。

茵陈,俗名又叫饽饽蒿。来源于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地上部分,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收的习称“花茵陈”。

遍布于祖国大江南北,尤其以华北地区为多。听到这,你一定想知道我长什么样子了吧?我在春天的时候,大多数卷曲成团状,颜色为灰白色或灰绿色,全身上下覆盖着白色的茸毛,软绵绵的就像羽绒一样,我的茎很细小,长度一般为1.5——2.5厘米,除去表面白色的绒毛可见明显的纵纹,这个时候的我很脆,而且也很容易折断,叶片展平后一致三回羽状分裂,我全身还散发出清香的气味,如果你用把我含在口里嚼一下,会有微微的苦味。而到了秋天,我早已长出了卵形的头状花序,花序下面有一只粗壮有力的小胳膊在托举着。这个时候也有了自己的果实,它是长圆形,黄棕色的,而现在的发出来的气味变得芳香起来,唯一不变的还是我那微苦的味道。茵陈的作用从古代开始人们就知道了。和黄酒浸在一起,炮制成美味可口的茵陈酒,能够清热祛湿活络。主要功效就是清热利湿和退黄。主治病症是黄疸、湿疹瘙痒和湿疮。民间有个谚语为“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割了当柴烧”。其实是不完全对的,因为那只是片面地说出了我的食用价值,因为三月的我鲜嫩而味道鲜美。而花开的我价值也不可估量,我所含的化学成分滨蒿内酯和绿原酸同样不比幼苗时候少。现代医学更挖掘出了我更多的药理价值,有利尿、利胆、保肝、降血脂、抗菌、抗病毒、抗钩端螺旋体、杀蛔虫、解热、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中药材:药材名称:茵陈(茵陈蒿)

采收加工: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花茵陈”。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药用部位:地上部分产地:全国科:菊科原植物:茵陈蒿植物情况: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

茎直立,高0.5~1m,基部木质化,表面黄棕色,具纵条纹,多分枝;幼时全体有褐色丝状毛,成长后近无毛

叶1~3回羽头深裂,下部裂片较宽短,常被短绢毛;中部叶裂片细长如发,宽约1mm;上部叶羽头分裂,3裂或不裂,近无毛。

头状花序小而多,密集成复总状;花期9~10月

瘦果长圆形,长约0.8mm,无毛。果期10~12月。茵陈(茵陈蒿)药材性状: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尖锐。气清香,味微苦。

优等品以质嫩、绵软、色灰白、香气浓者为佳。茵陈(茵陈蒿)药性:味苦,微寒,入足太阴脾、足太阳膀胱经。利水道而泄湿淫,消瘀热而退黄疸。茵陈通达经络,渗泄膀胱,性专去湿,故治发黄,并浴疮疥瘙痒之疾。生于山野或河岸沙石之多年生草,其叶状似青蒿而背白,茎叶枯,则由陈茎再生,故名茵陈。味苦性平微寒,无毒。茵陈蒿为黄疸要药,功能除湿利尿,主治脾胃湿热,天行时热,周身发黄,以此为君。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用之。石茵陈治天行时疾热狂,头痛头旋,风眼疼痛,瘴疟,女人症瘕,并闪损乏绝。主治发黄也。普通钱半至三四钱。蓄血发黄者忌用,伏卤砂忌火。除去残根及杂质,搓碎或切碎。绵茵陈筛去灰屑。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6~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茵陈的功效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scopariaWaldst.etKit.或茵陈蒿Artemisiacapillaris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

相关名:

白蒿、因尘、茵陈蒿、绵茵陈、安吕草。

产地:

茵陈嵩主产于陕西、河北、山西、安徽等地。滨嵩主产于东北、河北、山东等地。

采收加工:

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割,除去杂质和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花茵陈”。

性状鉴别:

(1)绵茵陈,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锐尖。气清香,味微苦。

(2)花茵陈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30~cm,直径2~8mm;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长1.2~1.5mm,直径1~1.2mm,有短梗;总苞片3~4层,卵形,苞片3裂;外层雌花6~10个,可多达15个,内层两性花2~10个。瘦果长圆形,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

性味归经:

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性能特点:

本品苦微寒而清利,并兼疏理,入脾、胃与肝、胆经。善清利湿热而退黄,为治湿热黄疽之要药。经配伍,亦常用于寒湿阴黄。此外,治湿疮、湿疹瘙痒,内服外洗皆宜。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使用注意:

本品微寒苦泄,故脾胃虚寒者慎服。

药理:

本品有利尿、利胆、保肝、降血脂、抗菌、抗病毒、抗钩端螺旋体、杀蛔虫、解热、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茵陈的作用

1、菌陈蒿利胆退黄:茵陈蒿内含有多种利胆有效成分,如香豆精、绿原酸、咖啡酸和对经基苯乙酮等,能使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固体物、胆酸、胆红素含量也有一定增加,因此茵陈蒿对治疗各种类型的黄疽、急性传染性肝炎、新生儿高胆质血症等均有一定疗效。

2、茵陈蒿抗茵消炎:茵陈蒿煎剂对人型及牛型结核杆菌、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还能抑制流感病毒,挥发油对于皮肤病的病原性丝状菌有很强的抑制及杀菌作用。

3、茵陈蒿解热平喘:茵陈蒿具有解热的功效,原因是它含有可挥发性的油类。茵陈蒿还能止咳平喘,科学家已从菌陈中提取香豆精,现在医学中用这种物质治疗慢性气管炎。

4、茵陈蒿防治心血管疾病:茵陈蒿中所含的香豆精和对羟基苯乙酮能使血压下降,还可使血清胆固醇和β-脂蛋白降低,防止内脏和血管壁的脂肪沉积,这主要是由于香豆精类化合物有扩张血管、降血脂和抗凝血作用,因而可用于防治冠心病、高脂血症;茵陈蒿中还含有叶酸,可用于预防由叶酸缺乏而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5、菌陈蒿驱虫:菌陈蒿还有驱虫的作用,人体中有时候有寄生虫的存在,菌陈对蛔虫有麻醉的作用,能使虫体麻痹而排出体外,可试用于驱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dfly.com/fbyy/128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新生儿出血症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