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生儿出血症 >> 发病原因 >> 正文

新生儿出血症病因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4-3-19 10:55:36

本病由于维生素K缺乏所致,原因有①维生素K经过胎盘的通透性差,胎儿的维生素K要靠自身合成,由于胎儿肝功能不成熟,出生时肝内维生素K贮存量亦低,早产儿尤甚。②人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15μg/L)远低于牛奶中的含量(60μg/L),母乳喂养者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机会是牛奶喂养者的15~20倍。③维生素K可由肠道细菌合成,其吸收需赖胆汁的存在。新生儿初生时肠道无菌,奶量不足,影响维生素K的合成。新生儿胆汁中胆酸含量低(尤其是早产儿),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④其它继发因素,如母产前使用过抗凝剂(双香豆素)、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巴比妥盐等)、抗结核药(利福平、异烟肼)等可发生与维生素K竞争性抑制作用。新生儿用过抑制肠道菌群的抗生素或长期腹泻、肝胆疾病等可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合成等。

维生素K参预凝血因子Ⅱ(凝血酶原)、Ⅶ、Ⅸ、X、谷氨酸残基的羧化过程,经羧化后的蛋白质,以及S和C蛋白质被激活后可与更多的钙结合,才具有凝血的生物活性,故以上四种凝血因子又名维生素K依赖因子,未经羧化的凝血因子(也是维生素K缺乏的敏感标记),是无凝血功能的蛋白质,易导致出血。新生儿肝功能未成熟,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以上凝血因子在生后48~72小时有中等度下降,7~10天回升至出生时水平,凝血酶原降至成人水平的30%,即有出血倾向,至20%,即出血。

本病由于广泛采用了维生素K作预防,已使发病率有明显的降低。








































































































































































































































皮肤病医院哪家最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dfly.com/fbyy/35.html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新生儿出血症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