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期保健护理要点:
(1)保暖
新生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外界环境温度的高低均影响新生儿的温度。冬天环境温度过低可影响新生儿体温上升,若体温过低,可影响代谢和血循环,故保暖十分重要。夏天环境温度过高,或衣物包裹过紧、过厚,又易引起蒸发增加或发热,因儿随着气温的改变、气温高低,应随时调节环境温度和衣物包裹。
(2)加强喂养
顺产新生儿出生后半小时内既应开始吸吮母亲乳头。早期吸吮母新乳头,可促使母乳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母乳营养成分好,酶和免疫物质含量多,对新生儿有功。
(3)预防感染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接触新生儿。凡患有皮肤病、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及其他传染病者不能接触新生儿。母亲若患感冒或发烧,喂奶时要戴口罩、不要对着新生儿咳嗽。必要时,可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消毒后喂婴儿。
(4)护理
衣服纯棉布制做,宽松不防碍肢体活动。冬衣应保暖。
尿布用柔软吸水性好的棉布做成,勤洗勤换。
包裹不宜过紧更不能用带子捆绑,最好两腿伸曲方便
脐带要防止污染
皮肤新生儿皮肤娇嫩,应随时保持清洁、防止擦伤。
体位应经常变换体位,不要长时间仰卧。
新生儿啼哭
人们常常以呱呱坠地来形容孩子的诞生,正是哭声宣告一个小生命来到世间,胎儿是通过胎盘由母亲供给氧气,一旦出生,这条通路被切断,孩子就靠自己的肺呼吸了。第一声哭是肺已张开的表示,如果生下来没有这第一声哭那就麻烦了。生后不哭会引起多种疾病及后遗症。哭与呼吸运动一开始就密切地联系着,有力的哭声就是深呼吸。医生可以通过哭声大小来衡量新生儿的成熟程度,足月产的婴儿哭声洪亮,相反早产儿的哭声很小很弱。我们还能从新生儿的哭声中发现疾病,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哭声小、弱,有时声音发哑,孩子有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气管炎时,因为呼吸急促、浅弱,所以哭声是又小又弱。哭的原因很多,当妈妈的应当学会理解孩子这种最原始的“语言”。
奶量不足或奶稀,孩子吃不饱,不到吃奶时间就哭闹,这种哭声由小渐大,不急不缓,很有节奏,一旦喂奶哭声就会嘎然而止,吃饱后绝不再哭,有时还会露出笑容。心软的妈妈,孩子一哭就喂奶,结果奶喂得过勤、过多,造成消化不良及肠痉挛,这种腹疼或腹部不适引起的哭声尖叫,乱蹬。当然,在大便之前,由于肠蠕动加快也会引起哭闹。
不在喂奶前的哭闹往往是尿湿了,这种哭声由小渐大,声音洪亮,但听起来并不刺耳,一旦换好尿布哭声也就停止。
此外室温过高或过低,衣被过薄过厚等引起孩子不适的因素,都是造成哭闹的原因。
尖声高调的哭声听起来很刺耳,或者哭声发直,这些都说明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最常见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脑膜炎,表现为孩子精神不好、嗜睡、吐奶及眼神发直。应当及早找医生看病,以免延误治疗。
家庭护理要点:
1.正确喂奶妈妈喂奶时最好将婴儿抱起,使婴儿躺在母亲的怀里,妈妈应用分开的食指和中指轻轻夹住乳头,井同时向下压住乳房,要防止乳房堵住孩子的鼻孔而妨碍呼吸,还可防止乳汁流得太急使婴儿呛奶。要先吃空一边再吃另一边。每次喂奶都要让婴儿把奶吸空,这样才能促进下一次乳汁的分泌。每次喂奶前要将手洗净,并用温水清洗乳头,以保持局部清洁,妈妈还要经常换洗内衣及洗澡,保持个人卫生。
2.喂奶要定时这样才能使婴儿的消化系统有规律地工作。如果孩子一哭就喂奶,既不定时也不定量,孩子就会发生消化功能紊乱,使消化吸收受影响,甚至可直接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新生儿可以每3小时喂一次奶,如上午6时、9时、12时,下午3时、6时、9时,夜间12时和后半夜3时再各喂一次。
3.奶粉要配好奶粉调配很容易出现比例不恰当,过稀或过稠都不好。过稀使蛋白质含量下降,长此以往孩子会营养不良,新生儿长期食用稀奶,会发生水中毒。那么过稠是不是就好呢?不是,过稠的奶含有较多的矿物质,特别是钠盐,新生儿肾功能差,钠排不出去,过多的钠会引起脑细胞水肿,即所谓的盐中毒,同水中毒的后果一样,也会引起抽风。所以,应注意奶粉的配制。
4.预防感染新生儿的产伤、畸形及感染是常见的三种疾病,新生儿的感染则是更常见的疾病。从最容易发生的轻症感染(如感冒)到最严重的感染(败血症),都应加强预防,其他还有脐炎、口炎、脓疤病、气管炎、肺炎、肠炎等。
==============================
新东方在线(长春)报名服务中心
咨询或报名请联系:陆老师
Tel(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多少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dfly.com/fbyy/2033.html
孩子,都是自家屋里的宝,特别是小婴儿这个想摇摇抱抱,那个想小心呵护一哭一[详细]
应与新生儿生后1周内其他原因所致的出血相鉴别:(1)胃肠道出血:应与咽血[详细]
孩子,都是自家屋里的宝,特别是小婴儿这个想摇摇抱抱,那个想小心呵护一哭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