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传统发酵食物“浆水”可缓解痛风?
利用禾草内生真菌可创制大麦新种质?
YBCO超导块材3D打印制备技术实现突破?
三门课程入选“全国好课”?
你知道吗?最近兰州大学在教学科研各个领域又传来了这些好!消!息!一起来看吧~01
传统发酵食物“浆水”可缓解痛风
近日,兰州大学环境微生物课题组在期刊Gutmicrobes(肠道微生物)上发表了题为“LimosilactobacillusfermentumJL-3isolatedfrom“Jiangshui”ameliorateshyperuricemiabydegradinguricacid(浆水中分离出的乳酸杆菌JL-3可通过降解尿酸,从而缓解高尿酸血症)”的研究。该研究在传统发酵食物浆水中分离出发酵乳酸杆菌JL-3,发现其可通过降解动物体内的尿酸来控制组织中尿酸的积累,并揭示了具体作用的机理。第一作者为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吴迎和叶泽,通讯作者为生命科学学院李祥锴教授。
浆水是一种传统的发酵食品,食材中包括芹菜和卷心菜等蔬菜,是西北地区人们日常饮食之一。曾被报道含有丰富的乳酸菌、乙酸菌和酵母菌,并具有较高胆固醇降解能力(75%)。年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已达1.7亿,年增长率为9.7%。其主要是由富含嘌呤的食物在人体内不完全降解为尿酸,在组织中的积累形成尿酸盐所致。然而,传统的治疗策略不能在短时间内减少体内尿酸的积累而无副作用。有调查报道表明北方地区痛风发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发现痛风频率与西北地区传统发酵食品“浆水”的食用次数相关。因此,推测发酵浆水中的益生菌对痛风有积极作用。
经过长期研究,该团队从发酵浆水中筛选了一株具有尿酸降解能力的新菌株发酵乳酸杆菌JL-3。动物实验发现,灌胃JL-3的小鼠血清尿酸降低31.3%,粪便尿酸与对照组小鼠基本一致,部分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的炎症标志物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含量在小鼠体内明显降低(IL-1β,50.9%;BUN,66.7%;MDA,40%;CRE,73%),并减缓了高尿酸血症引起的肠道微生物失调。根据这些实验结果,推测JL-3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其作用。首先,JL-3可以降解肠道中的尿酸,从而减少积聚在肠道中的尿酸;第二,JL-3可以改善排便活动,从而减少尿酸的排泄。第三,JL-3可以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结构和功能。此外,该研究团队从兰州多个面馆采集了30多份浆水样品,发现90%的样品内都有可以降解尿酸的益生菌。
专家认为,该研究利用发酵食品浆水降解尿酸从而缓解高尿酸血症在本领域具有时效性和价值性,为人类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很有前景的策略。
02
利用禾草内生真菌可创制大麦新种质
《科学通报》近日在线发表了兰州大学南志标院士团队题为“CreationofnovelbarleygermplasmusinganEpichlo?endophyte(利用禾草内生真菌创制大麦新种质)”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以禾草野大麦(Hordeumbrevisubulatum)的内生真菌优良菌株为材料,通过大量的人工接种研究,将其接种至栽培大麦(Hordeumvulgare)柴青1号裸大麦和扬饲麦1号皮大麦两个品种,创制出了能稳定遗传的野大麦内生真菌Epichlo?bromicola-大麦新种质。与未接种的对照相比,接种后的皮大麦新种质的地上生物量和单株籽粒产量提高了46%和22%,生育期提前了5天,裸大麦新种质地上生物量和单株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37%和28%。利用内生真菌进行种质创新,目前只有部分草坪草以及少数牧草获得成功,本研究首次将禾草内生真菌接种至栽培作物体内,获得了能稳定遗传的内生真菌-大麦共生体新种质。这种育种方式为育种学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论文评审专家均认为利用野生禾草内生真菌创制抗逆、高产的牧草和栽培作物新种质是牧草和作物育种的一个创新方向。应用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禾谷类作物进行定向改良,对农林资源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大豆叶鞘和种子中的菌丝体。大肠杆菌WBE1菌株接种了大麦和重新分离的真菌内生菌的菌落特征。(a)内生菌大肠杆菌WBE1接种大麦后的无菌大麦7天生长;(b)内生菌以后未接种的无菌大麦7天生长;(c)接种的大麦叶鞘中的内生菌丝体;(d)从接种大麦中收获的种子糊粉层中的内生菌丝体;(e)内生菌从接种的叶鞘;(f)从重新分离的内生菌(d=9厘米)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南志标院士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李春杰教授为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CB)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03
YBCO超导块材3D打印
制备技术实现突破
高温超导YBCO块材因其高临界温度、高临界电流密度和高俘获磁场的优异性能,在无接触磁悬浮、储能旋转机械、准永磁体、混音器、磁透镜、便携式医疗器械、滤波器、航天导航陀螺等新型高性能器件与电磁装置开发研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对于旋转机械、航天导航陀螺和便携式医疗器械的研制开发,在保持超导性的前提下,制备出轻质超导材料是这类应用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
年,在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周又和教授的指导下,张兴义教授等人就YBCO块材的烧结制备、纳米钉扎、晶向控制等开展了基础性探索工作。年,张强强教授加入学院工作,主要从事石墨烯材料的3D打印制备及其性能表征研究。在学院的支持下,张强强搭建了3D打印的制备平台。随后,周又和向张兴义和张强强提出了将超导材料增韧列为这一平台上拓展研究的需求与可能实现的设想。
在周又和教授的指导下,张兴义教授等人经过两年的摸索攻关,提出了绿色环保的YBCO超导材料高精度直接书写式(DIW)3D打印方法,解决了非牛顿流体陶瓷浆料配比和流变控制难题,随后采用低温冷铸微结构调控策略,克服了超导块材烧结收缩开裂的问题,实现了复杂多尺度多层级、超轻超导块材的高效可控制备。制备的工艺过程如图1所示,通过性能表征,获得了最佳性能的工艺过程参数。
图1.绿色超导YBCO块材制备工艺示意图
这一新工艺过程采用的可食用有机材料辅助生成的绿色浆料展现出了优良的DIW流变特性,实现了精细化的复杂可控结构YBCO块材的制备(见图2)。为了解决现有3D打印陶瓷材料中面临的高收缩率问题(原有可到50%),提出的低温冷铸策略,实现了3D打印超导材料高保型性(见图3),为YBCO超导块材的高精度制备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一新工艺的烧结与补氧耗时均比传统工艺大为缩短,提高了超导材料的制备效率。周又和团队采用3D制备出的多孔、多尺度、多层构型的YBCO块材具有质量密度仅为每立方厘米1.38克,为目前国际最低值,约为传统冷压烧结工艺制备样品的1/3;临界电流密度高于传统烧结方法样品约3.15倍(见后面评审意见中提及)等优点。
图2.制备的YBCO样品
图3.经低温冷铸成型后YBCO样品
这一工艺具有便于工业制备应用的优点,进而可制备出工程或研发部门期待的结构形式。例如,对于航天导航所需的宏观YBCO微旋转陀螺结构,采用传统工艺很难实现,而团队提出的工艺却很容易制备,且性能不受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图4给出了这一工艺在CAD设计构型基础上,由3D打印制备出的直径约为40mm的YBCO样品,实现了导航陀螺悬浮的特征。
团队提出的YBCO超导块材3D打印制备技术,为今后其它需要增韧改性的超导材料3D打印制备奠定了基础,周又和的团队正在就此进行工艺改进及其制备研究。
图4.(a)按航天导航陀螺悬浮功能需求的CAD设计带孔结构构型;(b、c)3D打印方法制备出的YBCO超导飞轮样品;(d)制备的YBCO超导飞轮样品在液氮中悬浮在一永磁体上方的录像截图
近日,该研究成果以“EfficientFabricationofUltralightYBa2Cu3O7?xSuperconductorswithProgrammableShapeandStructure”为题在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发表。周又和教授与张兴义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为周又和的博士生张宝强;张强强教授及其硕士生何鹏、周又和教授的另一博士生马延斌、张兴义的博士生沈磊为其余作者。本文是继周又和研究团队在成功制备出电阻最低、力学强度与本体材料相当的高性能接头材料后,在超导材料改性制备方面的又一次突破。
04
兰州大学3门课程入选学习贯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国好课程
日前,兰州大学推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倪国良主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方位》(宫长瑞主讲)分别入选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国好课程和好课程提名奖。
据了解,今后学校将把好课程纳入学校各类主体班次和网络培训学习课程,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主动发掘并大力推荐优秀师资课程,全力教育引导各级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另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先春主讲的《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由甘肃省委组织部推荐入选全国好课程。
I
LZU
内容来源
组织部生命科学学院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编辑
韦洁
责任编辑
宋雨晴
主编
肖坤
点击赞和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福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详细]
应与新生儿生后1周内其他原因所致的出血相鉴别:(1)胃肠道出血:应与咽血[详细]
福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