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生儿出血症 >> 发病原因 >> 正文

出血性疾病分类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31 14:07:05
白癜风医药 http://m.39.net/pf/a_7509460.html

按病因及发病机制,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一)血管壁异常

1.先天性或遗传性

1.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2家族性单纯性紫癜

3先天性结缔组织病(血管及其支持组织异常)。

2.获得性

1感染如败血症;

2过敏:如过敏性紫癜;

3.化学物质及药物:如药物性紫癜;

4营养不良:如维生素C及维生素PP缺乏症

5代谢及内分泌障碍:如糖尿病Cushing病;

6.其他:如结结组织病、动脉硬化机械性紫癜、体位性紫癜等。

(二)血小板异常

1.血小板数量异常

(1)血小板减少:

1.血小板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放疗及化疗后的骨髓抑制

2血小板破坏过多发病多与免疫反应等有关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IP);

3血小板消耗过度: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功能亢进等。

(2)血小板增多(伴血小板功能异常):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2.血小板质量异常

(1)先天性或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颗粒性疾病。

(2)获得性由抗血小板药物感染、尿毒症、异常球蛋白血症等引起。获得性血小板质量异常较多见,但未引起临床上重视。

(三)凝血异常

1.先天性或遗传性

(1)血友病A、B及遗传性FX缺乏症。

(2遗传性血FVFFX乏症、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及减少症遗传性FI缺乏及减少症。

2.获得性1肝病性凝血障碍;2维生素K缺乏症;3抗因子Ⅷ、X抗体形成;4尿毒症性凝血导常等。

(四)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异常

主要为获得性疾病:1肝素使用过量;2香豆素类药物过量及敌鼠钠中毒;3免疫相关性抗凝物增多:蛇咬伤、水蛭咬伤;5溶栓药物过量。

(五)复合性止血机制异常

1.先天性或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vWD)。

2.获得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dfly.com/fbyy/126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新生儿出血症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