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生儿出血症 >> 发病原因 >> 正文

韩翔教授青年卒中诊治,关键在于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2/31 10:59:08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原创Liny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年10月29日是第16个世界卒中日,医学界携手“医院神经内科”带你了解这些事儿。

近年来,我国卒中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根据卒中防治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卒中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65岁左右,低于发达国家的75岁,“青年卒中”已成为越来越常见的卒中类型。与老年患者相比,青年卒中患者的病因更为复杂。此外,由于这类患者的预期寿命较长,致残率也较高,所以不管是对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会产生巨大的负担。

年10月29日是第16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为响应号召,“医学界”携手“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开展系列活动,在此次“华山大咖卒中谈”栏目中,我们对话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的韩翔教授,就青年卒中的防治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青年卒中,定义区间在扩大

青年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与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更为常见。

韩翔教授介绍,目前国际上对于青年卒中定义并不明确,主要对年龄定义不明确。一般我们把青年卒中的年龄定义在18-50岁之间,但也有定义为55岁或者65岁以下。原因在于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医疗水平的提升,人的预期寿命逐年增长,导致“青年”的区间在不断地扩大。因此,青年卒中的患者相对数也会相应增多。

青年卒中病因复杂,需扩宽诊断思路

韩翔教授提到,与老年卒中相比,青年卒中病因更为复杂。其中,早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传统的血管病危险因素在青年卒中仍然是最常见的原因,需要首先被考虑。

除此之外,动脉夹层、烟雾病、还有一些心脏的原因包括卵圆孔未闭、风湿性心内膜炎、心房粘液瘤等都是青年卒中的常见病因。还有部分青年患者因为不当地服用药物,导致凝血机制异常,比如,有先兆性偏头痛的女性患者,如果长期口服避孕药,造成血液高凝状态,最终导致卒中的发生。韩翔教授强调,“青年卒中,我们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扩宽诊断思路。”

年,一篇发表在Stroke上的综述就青年卒中的常见病因和危险因素进行了归纳,如下表所示[1](表1)。

表1青年卒中的常见病因和危险因素

青年卒中诊治流程

韩翔教授介绍,对于青年卒中的诊疗,首先应该遵循常规的卒中诊治流程。

判断患者是否发生卒中事件,临床常用“FAST”原则,F-Face,指有无一侧口角歪斜;A-Arm,指有无肢体无力;S-Speech,指有无言语不清;T-Time,指时间,即一旦有上述症状,需要争分夺秒帮助患者就医。如果更进一步,可以参照“BEFAST”原则,这个原则强调了B-Balance,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E-Eyes,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除了一般的卒中诊疗流程之外,青年卒中的诊断还有一些特殊之处,比如说青年卒中患者可以有偏头痛样发作,或者以癫痫起病,往往出现一些急性的非典型卒中症状,这时候容易被大家所忽视。因此,在我们询问病史以及体格检查的过程中,应该做到详细、规范,从而早发现、早诊治。

在治疗方面,青年卒中急性期治疗原则与老年卒中大致相同,包括静脉内溶栓、动脉内取栓治疗。在静脉溶栓方面,卒中治疗安全实施-国际卒中溶栓治疗登记研究(SITS-ISTR)证据表明,与年龄>50岁的患者相比,18-50岁的卒中患者接受溶栓治疗更有效且出血风险更小。而在动脉取栓方面,多项研究结果表明青年卒中患者接受取栓治疗可能具有更高的再通率及良好预后,且并发症更少。值得注意的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溶栓效果欠佳,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增加出血的风险,而存在心房粘液瘤或者是房颤的患者,动脉取栓的效果会更好。

另外,韩翔教授强调了青年卒中治疗的关键在于通过诊断学检查明确潜在病因,制定相应的二级预防策略。对一些特殊的病因的青年卒中具体处理原则如下:

1、9%-25%的青年卒中符合隐源性卒中的标准,二级预防仍建议长期抗血小板治疗;

2、对于合并PFO的隐源性卒中患者,卵圆孔封堵术联合抗血小板治疗的再发卒中风险低于单独抗血小板治疗;

3、对于夹层相关卒中,若夹层恢复,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后可予停用;

4、对于颅内动脉夹层,若出现进一步的栓塞事件或夹层动脉瘤逐渐增大时,需行血管内治疗或手术治疗。

简单来说,治疗策略的个体化选择取决于精确的诊断。

最后,韩翔教授呼吁广大的青年人,“要调整自己的作息,尽量少熬夜,少油腻饮食,增加体育锻炼。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都会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1]GeorgeMG.RiskFactorsforIschemicStrokeinYoungerAdults:AFocusedUpdate.Stroke,51(3):-.

专家简介

韩翔

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病学学组常务委员

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专业分会第二届委员会缺血性卒中规范化诊治学组成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首届委员会(SPCS)青年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颈动脉学组常务委员

参与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本文首发: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本文整理:Liny

本文审核:韩翔复旦大学附属医院

责任编辑:陆离先生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欢迎转发朋友圈

-End-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dfly.com/fbyy/15813.html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新生儿出血症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