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生儿出血症 >> 发病原因 >> 正文

国际儿童癌症日正确认识儿童肿瘤,家长应特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7/30 16:38:35
封面新闻记者喻言近10年来,儿童肿瘤发病率以年均2.8%左右的速度增长,成为除意外伤害外,造成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2月15日是国际儿童癌症日,重庆相关医疗机构通过开展科普活动,提示广大家长尤其注意孩子身上出现的8种症状,对儿童肿瘤早发现早治疗。儿童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肿瘤疾病发生。这8大症状具体为:1、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在孩子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长时间不消,有多个融合趋势,或短时间明显增大,需警惕淋巴瘤可能。2、无痛性肿块。四肢、腹盆部、后腰部等一旦发现肿块,尤其是无痛性肿块,须就诊查明原因。3、出现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比如出现步态不稳、易跌倒、无故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面瘫等症状。4、不明原因的反复或持续发烧。不明原因发烧持续1周以上,经抗病毒、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应及早就诊。5、不明原因的疼痛。长期的持续性或间歇性的非外伤疼痛。6、反复腹胀、呕吐。腹部及肠道肿瘤可能引起肠道梗阻,出现腹胀、呕吐等消化道症状。7、眼部疾病。眼部的一些肿瘤,可能导致眼部胀痛、眼球突出、眼球运动异常,或眼睛有异常反射光。8、出血。有不明原因的面色苍白或出血,包括牙龈出血、皮肤瘀斑、出血点等。儿童肿瘤虽然总体发病率低,但发病部位却包括了全身各个系统。根据国家儿童肿瘤监测中心的最新研究数据显示,过去3年,我国共有超12万名儿童和青少年被诊断为癌症患儿。“虽然儿童肿瘤总体发病率低,但近10年来却以年均2.8%左右的速度增长。”医院肿瘤放射治疗中心副主任谢悦介绍,各年龄段儿童包括新生儿都有可能患癌,发病部位也包括全身各个系统。在儿童恶性肿瘤中,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淋巴瘤发病率排名前三。其中,1—3岁内的儿童,以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多见,7岁以上的儿童多见于肉瘤等肿瘤。而在15—19岁的青少年中,恶性上皮癌症和黑色素瘤位居第一,其次是白血病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医院开展儿童肿瘤科普活动。谢悦介绍,儿童肿瘤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遗传、基因突变、病毒感染、化学物质接触、物理因素、食物污染等因素有关。此外,有研究表明,父母长期接触化学物质、重金属或辐射等也可能导致下一代发生肿瘤。“儿童肿瘤不同于成人肿瘤,在病因、常见病理类型、病种上有较大的区别,且儿童肿瘤的总体治愈率、治疗耐受度、放化疗敏感性要优于成人。”谢悦表示,随着医学技术进步,目前儿童实体肿瘤总体治愈率高达70%,且治愈后可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谢悦还表示,儿童肿瘤可以预防。比如准爸妈备孕期和怀孕期避免接触电磁辐射、放射线及富含苯、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环境;孕妇在怀孕时应尽量少生病,不乱用抗生素;日常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不吃霉烂变质的食物等。儿童也应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不过多食用激素类食品,远离吸烟环境和有污染环境,坚持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dfly.com/fbyy/154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新生儿出血症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