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生儿出血症 >> 发病原因 >> 正文

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治疗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27 17:00:21

原发性痛经的概念:痛经是月经期和月经期前后出现的周期性下腹痛,常发生在月经前和月经期,偶尔发生在月经后数日内。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的痛经。原发性痛经发生在初潮后1-2年内。虽然原发性痛经主要影响年轻女性,但可持续到40多岁。痛经属中医学“经行腹痛”范畴。子宫发育不全、子宫屈曲、颈管狭窄、内膜管型脱落(膜性痛经)、不良体姿及体质因素、变态反应状态及精神因素等均可引起原发性痛经。

痛经的症状:原发性痛经大都发生在月经的开始数小时,多为痉挛性绞痛,历时0、5-2小时后转变为中等程度阵发性疼痛,约持续12-24小时,经血外流通畅后逐渐好转,有需卧床休息2-3天或需服用止痛药方可缓解者。疼痛的部位多在下腹部,严重者可放射至腰骶部或股内侧,有的患者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亦偶有晕厥或虚脱等表现。原发性痛经经常随年龄的增长或在婚后、分娩后自行消失。

原发性痛经的治疗:1、现代医学的治疗方::a、抑制排卵:如愿意控制生育,则口服避孕片(复方炔诺酮片或复方甲地孕酮片)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首选药物。应用口服避孕药物,90%以上症状可获得缓解,可能由于内膜生长受到抑制,月经量减少,前列腺素量降到正常水平以下导致子宫活性减弱。由于要整个月经周期地、连续地用药,而发生效应仅在经期,停药后需半年以上才可怀孕,所以除非需要同时避孕,一般病人不太接受。b、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临床最常见服用的药物,如芬必得、消炎痛等,该类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子宫张力和收缩性下降,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服用方法:一般于月经来潮痛经开始前连续服药2~3天,1片/qd,疼痛剧烈的可予以2片/q12h,因为前列腺素在经期初的48h释放量最多,早期用药可纠正月经期血中前列腺素合成释放过多,痛时再服用可能效果不明显,而且最少要2小时后起作用。副作用:有消化道反应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极少引起支气管痉挛和暂时肾功能损害。c、钙通道阻滞剂:可干扰钙离子通过细胞膜,并阻止钙离子由细胞释放,从而抑制子宫收缩。常用硝苯地平10mg,3次/日,痛时舌下含服。主要副作用是血压下降,心动过速,头痛及面部潮红。2、中医中药的治疗:现代医学一般采用止痛剂、镇静剂和解痉剂等对症治疗,虽可即时止痛,但下次依然。也可用激素抑制排卵,但又不符合女性生理。采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消炎痛等缓解疼痛,但有一定副作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肯定,若患者坚持服药,标本同治,多能取得显着疗效。

中医学认为痛经的发生与素体及经期、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非行经期间,冲任气血平和,致病因素不能引起冲任、胞宫瘀滞或不足,故不发生疼痛,而在经期或经后期,血海由满盈而泻溢,胞宫气血由气盛血旺至经后暂虚,气血变化急骤,致病因素乘虚而作,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或致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而痛”。其机理有寒、热、虚、实之分,以实证为多。常见证型: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互结、气血虚弱、肝肾不足等。痛经的治疗分两个阶段进行:“急则治其标”,经前期以通为主,常用行气活血止痛之法,并强调宜在经前3-7天开始服药至经净为止。但治标仅是权宜之计,关键还是在治本,只有治本,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故非经期,侧重于治本,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结合素体情况,辨证求因,或调肝,或益肾,或扶脾,或治心。一般来说,要坚持3-6个月的治疗,疗效才能巩固。预防与调护:1、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故应给予必要的精神安慰及经期知识宣教,尤其是对月经来潮不久的女孩子,耐心给予一般医学卫生知识指导,说明是女孩子发育期渐趋成熟的一种生理现象,可能出现一些生理反应为小腹坠胀,轻微腰酸均属正常范畴,当经血外流通畅,症状会自然消失。2、注意经期卫生,经期禁房事、盆浴,不宜游泳、涉水及剧烈运动,避免过劳。3、少吃寒凉生冷或刺激性食物,起居生活应有常度。4、饮食调摄:a、糖醋益母膏:红砂糖30g,米醋15g,益母草15g,砂仁10g,上药入清水适量同煎,去渣取汁,分2次服。适用于血瘀证。b、姜黄鸡蛋:姜黄21g,鸡蛋2个,甜酒1杯。鸡蛋水煮后剥去壳,与姜黄共煮,取鸡蛋加甜酒一杯同服,在行经期吃2-3次。适用于虚实兼杂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dfly.com/fbyy/133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新生儿出血症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