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生儿出血症 >> 发病原因 >> 正文

12月8日司兵团院长培训ldquo上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4-1 1:42:32

12月8日司兵团院长在三楼会议室培训“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鉴别诊断与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常见的急症,病死率高达8%~13.7%。

临床表现

1.呕血和(或)黑便

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呕血和黑便,在幽门以下者可仅表现为黑便。但是出血量少而速度慢的幽门以上病变可仅见黑便,而出血量大、速度快的幽门以下的病变可因血液反流入胃,引起呕血。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出血量ml以内可无症状,出血量中等可引起贫血或进行性贫血、头晕、软弱无力,突然起立可产生晕厥、口渴、肢体冷感及血压偏低等。大量出血达全身血量30%~50%即可产生休克,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发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至测不到、脉压差缩小及脉搏快而弱等,若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

3.氮质血症。

4.贫血和血象变化

急性大出血后均有失血性贫血,出血早期,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压积可无明显变化,一般需要经3~4小时以上才出现贫血。上消化道大出血2~5小时,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止血后2~3天才恢复正常。但肝硬化和脾亢者,则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

5.发热

中度或大量出血病例,于24小时内发热,多在38.5度以下,持续数日至一周不等。

预防措施

限制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

避免受凉、感冒导致的剧烈咳嗽;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切忌排便时用力过度和憋气;避免起床过猛、过度弯腰、饱餐等增大腹压的情况。

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概率。

注意饮食,避免过酸、过甜、辛辣刺激性及粗糙食物对胃肠黏膜的刺激。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dfly.com/fbyy/111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新生儿出血症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